跳轉至主要內容
行情
掃鏈
追蹤
信號
牛人榜
兌換
資產
邀請計劃
更多
產品
DeFi
市場
洞察中心
Eco Hub
安全中心
開發者中心
DEX API
探索 DEX API
DEX API 文檔
API Key 管理
區塊鏈瀏覽器
X Layer
探索 X Layer
X Layer 瀏覽器
跨鏈橋
開發者文檔
測試網水龍頭
GitHub
DApp 連接錢包
Boost
X Launch
參與 X Launch,搶先賺新幣
Giveaway
完成指定任務,領取空投好禮
交易賽
交易熱門代幣,衝榜贏大獎
獎勵中心
領取獎勵和空投
預警
語言
貨幣
下載 OKX Wallet
Web3 指南
公告
返回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English
Tiếng Việt
Русский
Español (Latinoamérica)
Bahasa Indonesia
Français
Deutsch
Italiano
Polski
Čeština
Română
Português (Portugal)
Português (Brasil)
Українська
Español (España)
Nederlands
العربية
日本語
Norsk (bokmål)
Suomi
Svenska
返回
返回
使用教程
學院
幫助中心
發現功能使用指南
熱門話題
#
Bonk 生態迷因幣展現強韌勢頭
Hosico
-5.32%
USELESS
+10.88%
IKUN
+16.49%
gib
+8.04%
#
有消息稱 Pump.fun 計劃 40 億估值發幣,引發市場猜測
Bonk
+3.1%
ALON
+9.75%
LAUNCHCOIN
+5.49%
GOONC
-3.86%
KLED
+35.54%
#
Solana 新代幣發射平臺 Boop.Fun 風頭正勁
BOOP
+0.57%
Boopa
+3.05%
PORK
-5.89%
主頁
塞哥
沉迷 Web3 的 ShitVloggor + Poster. 更好地認識web3 | 油管小紅書B站同名:小塞web3 | Telegram:EvanIs17 | ERC-7943 Supporter and @Brickken Ambassador | X 私信系統可能會屏蔽
查看原文
塞哥
5 小時前
如何在 Lighter 上拿到 60000+ 分,給大家來一個保姆級教程 1、打開 Lighter 客戶端 —— 排行榜,到自己的積分頁面 2、點擊 F12【Mac:fn+f12 或右擊檢查】 3、導航中選中「Elements」,看到一堆莫名其妙的代碼 4、選中下面的前端
對應單元,找到所屬的 P 標籤 5、按照現有排名和分數修改自己的即可 上述方法可用於自定義分數,截圖裝x,來自社區群友 jess ⚠️發送之前一定要給知情群友「封口費」,發送帖子必須配上中二文案 如今積分越來越不好拿了,自欺欺人挺好的🤓
塞哥
16 小時前
本想以普通人的身份與你們接觸 現在不想玩了😁
13.95K
23
塞哥
16 小時前
本想以普通人的身份與你們接觸 現在不想玩了😁
32.41K
111
塞哥
18 小時前
在趨勢來臨之前 建立自己的內容門檻💪💪💪
hoidya🎭|𝟎𝐱𝐔 🐗💢
18 小時前
現在的幣圈,真正的 alpha 在視頻裡 最近我越來越有一種熟悉的感覺——視頻的時代又要回來了。更準確地說,是“泛流量”的時代要再度開啟。那種氛圍很像 2022 年,一批新人開始涌進圈子,學習 DeFi、NFT,這些概念複雜但新鮮。 那時候我剛入圈,不太習慣用推特,就在 YouTube 上找資料。@victalk6886 的頻道幾乎是我最早的老師。比起自己啃白皮書,視頻更直觀、更快,講解也更系統。每一期都圍繞一個項目展開,邏輯被作者提前消化過,我能直接抓到重點。那段時間,視頻是我理解 Web3 的入口。 後來我開始用推特,也趕上了內容生態最好的階段。那時廣告不多,信息天然流動,能看到很多真內容。可現在情況變了——嘴擼太多,廣告太多,信息流被算法和投放擠滿。辨別好內容的門檻反而更高。反觀視頻領域,內容生態還算乾淨,沒有被低質量內容佔滿。 總結一下,我認為 Web3 的未來一定屬於視頻,原因有三。 一、視頻的內容質量更高,理解成本更低 視頻製作門檻比發推高得多,從腳本到錄製到剪輯,都需要邏輯和思考。這讓視頻天然過濾掉了大量碎片化、重複性內容。更重要的是,視頻讓人“看得懂”。無論是項目機制還是產品體驗,觀眾都能直觀地看到過程和界面,不用靠猜。 二、視頻的互動更立體,能形成真正的社區 評論區、直播、彈幕,這些都是天然的社交空間。視頻不是單向傳播,而是一種循環。創作者、觀眾、評論彼此影響,形成持續的共鳴。在信息密度極高的 Web3 裡,這種互動能讓內容更有溫度,也更容易沉澱信任。 三、視頻生態還未被廣告汙染 推特上的廣告越來越重,嘴擼文化讓信息噪音爆炸。新人想獲取真正有價值的內容反而更難。而視頻還處在一個相對“乾淨”的階段,內容創作者更多是基於長期IP建設在做事,而不是單純追求流量。 我自己平時也會關注一些視頻創作者,比如: @JYdmnLFG —— 幣圈小Lin說,製作質量高,適合深度思考者。 @EvanCrypto17 —— 高頻投研內容,信息密度強,適合衝浪玩家。 @vanisaxxm —— 更貼近大眾視角,用通俗的語言解釋複雜的概念。 他們的定位不同,但都證明了一件事——視頻能在複雜的行業裡,重建內容的信任。 未來的 Web3,會越來越依賴這種“感知式內容”。 就像當年我從一個視頻裡看見了 Web3 的世界, 未來更多人,也會從視頻重新進入Web3。
2.63K
10
熱門
排行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