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憂鬱症 🧠 「憂鬱症造成的失能年數比所有其他疾病加起來還要多。」 「它仍然是以試錯的方法來治療。只有 33% 的人經過平均 7 年嘗試不同的抗憂鬱藥後有所改善。」 「憂鬱症有 6 種不同的生物類型——90% 的憂鬱症患者在這些電路中的一個存在功能障礙。當我們確定主要的生物類型時,選擇相應的療法能獲得 2 倍更好的結果:SSRI 對比 SNRI 對比行為療法。 我們現在正在使用 AI 來找出不同生物類型的新治療匹配。例如:認知生物類型(低活動)對抗憂鬱藥的緩解效果不佳。我們決定嘗試 Guanfacine 來提升前額皮質的神經可塑性。進行了一項臨床試驗,看到 77% 的反應率,85% 的人達到了緩解。」 — 斯坦福大學的 Dr. Leanne Williams 今早:@Stanford_PMHW 當一種藥物用於多種異質原因導致的常見症狀——如憂鬱症——時,療效低下並不應該令人驚訝。 這讓我想起白血病。我們曾經將其視為一種由症狀定義的疾病。然後基因篩查揭示了四種主要類型和許多亞型,這些類型需要不同的治療。